关注坏情绪与胃肠疾病之三-----撩开情绪致病的面纱
作者
:心之田
2016年8月19日
,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由于被骗学费
,悲愤交加
,郁结于心
,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2014年9月10日
,郑州公交车上的一位老人因为年轻人没有让座气愤不已
,动手扇了青年耳光
,但最后还是气恼不过
,倒地后再也没有醒来
。强烈的情绪刺激真能伤人致病
,还能导致死亡
?回答是肯定的
,民间有“气死金兀术
,笑死牛皋”的传说
;三国中智慧第一的诸葛亮“气死周瑜”
,“骂死王朗”
,可谓是家喻户晓
;雄才伟略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也因气恼而死,强烈不良情绪刺激导致死亡的案例不胜枚举
。我们从医学角度分析一下不良情绪的危害
。
情绪刺激诱发死亡的生理机制
情绪与5- HT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体主要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轴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协同起调节作用
。尤其是5- HT与去甲肾上腺素
,跟多个脏器的神经调节密不可分
。5- HT又叫血清素
。95%在胃肠道
,5%在中枢神经
。在刺激因素作用下
,5-HT从颗粒细胞内释放弥散到血液
,并被血小板摄取和储存
,储存量约占全身总量的8%
,当血小板破裂时
,释放出5-HT
,刺激血管平滑肌收缩
,并能加强其他血管活性药物的缩血管效应
。现代研究认为心脑血管疾病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强烈的情绪刺激
,会触发5- HT的相应效应
,引起血管收缩甚至痉挛
。另外强烈的情绪刺激也会促进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
,引起心率加快
、血压升高、诱发血管痉挛
,引起心脏供血不足甚至心肌梗死
,强烈的情绪刺激客观上存在诱发死亡事件的生理机制
。
情绪相关的疾病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
,工作
、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
,竞争意识日趋强烈
,极大加重了人们心理的负荷
,很多人经常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很长一段时间
,医学主流仅从理化生物角度分析处理疾病
,对精神心理的关注严重不足
,社会各界也忽视了精神心理层面的宣传教育
,造成心理压力日益增加而又缺乏排遣渠道的严重矛盾
,严重损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诱发多种疾病
。
据不完全统计因负性情绪致病人数已占世界总人口的 30‰,其中重症患者占 10‰
,情绪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尤其是负性情绪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已成为当今全社会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不良情绪极易引发消化
、内分泌
、心脑血管
、免疫
、呼吸
、皮肤甚至肿瘤等疾病
。有人生气胃疼
、反酸
,有人因大怒诱发甲亢,有人因暴怒而心梗
、脑溢血
,有人因情绪刺激而哮喘
,不少人因不良情绪而皮肤色斑
,更有不少人因长期郁怒而患肿瘤
。在众多情绪相关疾病中
,消化系统疾病首当其冲
。
情绪相关胃肠疾病的生理基础
情绪与胃肠道通过神经调节
、体液免疫调节发生联系
,主要涉及到胃肠动力学
、消化道分泌
、内脏敏感性
、胃肠道免疫防御
、胃肠道菌群失调或移位等多方面
。“脑-肠轴”相对合理的阐释了情绪与胃肠道疾病的关联
。
胃肠道是由中枢神经
、肠神经和自主神经共同支配的系统, 神经系统对胃肠运动的调控主要有
:1. 局部肠神经系统
;2.位于椎前神经节
,接受和调控来自肠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方面的信息
;(相当于中介)3.中枢神经系统, 由脑的各级中枢和脊髓接受内外环境变化时传入的各种信息
,经过整合
,再由植物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将其调控信息传送到肠神经系统或直接作用于胃肠效应细胞
,这种神经-内分泌网络被称为“脑-肠轴”
。
不良情绪引发胃肠疾病的原理
不良情绪通过“脑-肠轴”调控脑肠肽
,使胃肠道感觉异常
,胃肠道运动分泌功能紊乱
,导致胃肠功能失调
,引发消化不良
。不良情绪引起大脑皮层调控紊乱
,迷走神经过度刺激胃壁细胞和G细胞
,使胃酸分泌增加
;不良情绪通过兴奋交感神经使胃肠黏膜血管收缩
、缺血
、营养障碍甚至坏死
,使得胃肠黏膜的防御机能减弱
;不良情绪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导致胃酸
、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加
、胃黏液分泌减弱。通过以上综合效应导致溃疡的发生与加重
。
5- HT信号系统异常导致胃肠疾病
5- HT 95%分布在胃肠道
,广泛参与了胃肠的神经调节
,胃肠道主要有5-HT1
、5-HT2
、5-HT3
、5-HT4
、5-HT7
,分布于肠神经元上的5-HT1A受体(抑制性)
,5-HT3
、5-HT4受体(兴奋性)
,调控神经递质的释放
,分布于平滑肌上的5-HT2A(收缩作用)
,5-HT4
、5-HT7(舒张作用)
,直接调控平滑肌的运动
,5- HT信号系统异常可导致胃肠动力及分泌功能异常和内脏的高敏感性,与便秘
、IBS
、功能性消化不良密切关联
。
中医药干预情绪相关胃肠疾病更具优势
尽管现代医学对情绪相关胃肠疾病研究不断深入
,也选择抗抑郁药物治疗情绪相关胃肠疾病
,但疗效不甚满意
,而且副作用大
。中医药治疗此类疾病有着久远丰富的实践和卓越的成效
。
情志与疾病
《黄帝内经》中描述
:肝在志为怒
,心在志为喜
,脾在志为思
,,肺在志为忧
,肾在志为恐
。《灵枢·百病始生》指出“喜怒不节则伤脏”
,《素问·举痛论》: “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
。”其中怒
、悲
、思对人体的影响较为广泛
。《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厥,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阴阳二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人体生命时时刻刻不离阴阳二气的交通流转
,阴阳二气不顺接不能及时救治
,就会发生阴阳离决
,生命消散
。徐玉玉与公交车愤怒的老大爷都属于厥证未能及时抢救而离世
。
肝脏情志的病理生理机制
肝在情志活动中影响极为深广
,药王孙思邈指出
:“怒气为病
,则上行不可当,热痛上冲心
,短气欲死,不能喘息
。”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
:“怒气则上气不可忍
,热痛上抢心
,短气欲死不得息也
,恚气则积聚在心下,心满不得饮食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
:“肝为起病之源
,胃为传病之所
。”有学者认为肝脏在五脏与情志相关,关系中居核心地位
,肝是情志活动的调控中枢
,具有调节控制情志活动,使机体做出适度情志反应,保持心情舒畅的作用
。
肝五行属木
,主藏血
,主升发
,主疏泄
,调畅情志
,在志为怒
。一能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和转化
,二能调节脾胃的腐熟运化
、协调脾胃的升降功能
,三能促进生长发育
、促进气血新生
,四能调节阴阳交感
、男女生殖
、精血施泄
,五能调节情绪的宣泄
、宣发情感
。
肝脏情志与脾胃疾病
肝与脾胃关系极为密切
,《内经》
:“土得木而达”
。唐容川《血证论》
:“木之性
,主于疏泄
,食气入胃
,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
,而水谷乃化
。”医圣张仲景:“见肝之病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临证指南医案》
:“肝木肆横
,胃土必伤
,胃土久伤
,肝木愈横”
。肝脏调节胆汁的分泌与排泄直接调节脾胃的升降以及吸收消化功能
,肝脏通过情志活动亦能调节脾胃的消化功能
。民间谚语“人之当食,须去烦恼”
,“食前后不用见悲哀喜怒之事”
,即为不要带着坏情绪用餐
。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指出本病病位在脾胃
,涉及肝脾两脏
,情志不畅和饮食积滞存在于消化不良的整个病理过程
。
肝在志为怒
,分为愤怒
、郁怒
、恼怒
。《内经》
:“大怒伤阴
,大喜坠阳”
,刘完素提出“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
,朱丹溪认为“七情之病皆从火化”
,与肝相关的情志过激绝大多数演变为火证
,五志化火是临床情志疾病的基本证型
。临床肝胃不和证多伴有火证或为寒热错杂证
。
不良情绪导致的胃肠疾病病位在脾
、胃
、肠
,病机为脾胃运化失司
,病理机转核心为肝失疏泄
。因此
,调理此类疾病的基本制法为疏肝健脾和胃
。叶天士提出
:“醒胃必先制肝
,培土必先制木
;通补阳明
,开泄厥阴
,制肝木
,益胃土
。”现代多位国医大师亦反复强调脾胃疾病治疗基本观点
:脾宜健
、胃宜和
、肝宜舒
。
肝火犯胃是情志引发疾病的重要环节
临床很多人因为暴怒而出现胃溃疡甚至胃出血
,暴怒而心梗
、脑溢血
,暴怒之后患甲亢
,长期郁怒而患肿瘤
。究其原因
:肝为起病之源
,胃为传病之所
。肝怒伤阴化火
,肝火横逆犯胃
,肝火犯胃证不能及时纠正
,出现“胃热则血浊”
,引发其他脏腑的火热火毒证
,热伤血络引起出血
,热毒攻心引起心梗,动血生风引发脑溢血
、中风
。热毒与阴虚火旺叠加引起甲亢等等
。肝火犯胃证是不良情绪引发诸多恶性疾病的重要环节或者伴随病证
。因此
,应该将燎原之火扑灭在萌芽状态
,斩断肝火继续传变的趋势
。朱丹溪以左金丸治疗肝火犯胃证
,疏肝泻火
、和胃降逆
。以黄连
、吴茱萸6
:1配伍而成
,天一生水
,以克火邪
,佐助肺金恢复肃降之力,佐助肺主治节的功能
。
小儿情志不容忽视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属于“稚阴稚阳”
,脏腑娇嫩
,五脏六腑成而未全
,全而未壮
,形气未充
,筋脉未盛
,神气怯弱
。即使在成人看来不甚强烈
、微不足道的情志刺激亦会使小儿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小儿脏腑生理具有“肝常有余
,脾常不足”的特点
。
当前小儿多娇惯溺爱使其过分自我
,因肝常有余
,稍有不顺即会哭闹不休或生闷气
,致使肝失疏泄
,肝气横逆犯胃克脾
,土虚木乘
,胃不受纳
,脾失健运
,导致消化系统疾病
。张从正:“富家之子, 得纵其欲, 稍不如意则怒多, 怒多则肝病多
。”患儿食欲
、消化不良
,甚至腹泻
;但多伴有急躁易怒
,好动多啼
,或不喜言语
,夜寐不安
,咬齿磨牙
,脉弦细等
,此即为脾虚肝旺证
。
临床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不单以调理脾胃为原则
,更应注重清热平肝
,恢复肝主疏泄功能
,调畅小儿情志
,更利于恢复脾胃消化功能
,同时有利于营养的全身输送和生长发育
。小儿消化系统临床辨证治则优先考虑健脾和胃
,平肝清热
。
养生祛病贵在“和喜怒
、戒嗔恚”
总之
,情志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良好的情志调摄手段有利于健康防病
、养生长寿
,对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更是意义深远
。佛家有云
:“一念嗔恨起
,八万障门开
。”不良情绪影响气机运行
,导致百病丛生
,《素问•举痛论》
:“百病生于气”
。民间诗歌《莫生气》妇孺皆知
,蕴含了朴素的养生祛病道理
。无论养生祛病还是提高自我修养
,都应当奉行“和喜怒
、戒嗔恚”
。阳光在心
、健康常伴
。
莫生气原文
:
人生就像一场戏
,因为有缘才相聚
。
相扶到老不容易
,是否更该去珍惜
。
为了小事发脾气
,回头想想又何必
。
别人生气我不气
,气出病来无人替
。
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
。
邻居亲朋不要比
,儿孙琐事由他去
。
吃苦享乐在一起
,神仙羡慕好伴侣。